药学院于4月16日承办了第八十八期博士论坛,药物分析学教研室的赵俊剑博士和药剂学教研室的蔡楠博士作学术报告。

在题为《木质通道的构建与多功能传感应用》的报告中,赵俊剑博士系统介绍了天然木材在传感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报告从天然木材作为人类重要资源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阐述了木膜在现代传感领域中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报告详细介绍了以木质纤维素膜为基础,构建天然酶-纳米酶级联传感平台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无酶传感策略在小分子-大分子-病原微生物传感上的应用。此外,报告还展示了以木基材料为基础构建手性识别平台的最新成果,并对工业废弃物木质素在未来多功能传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报告结束后,赵俊剑博士与参会师生围绕天然木材批次间的稳定性问题、纳米酶与天然酶在传感应用中的优势与差异、以及可穿戴传感器的构建策略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此次报告拓展了师生对木基材料在多功能传感器构建中应用前景的理解,激发了在新材料开发与可持续应用领域的研究兴趣。
在题为《三氟甲基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研究》的学术报告中,蔡楠博士系统阐述了新型α-三氟甲基烯基酯类化合物的创新合成路径,并深入剖析了该类分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报告结束后,蔡楠博士与现场师生围绕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展开了深入交流,讨论聚焦于三氟甲基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毒理学特性评估、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优化,以及基于临床需求的创新剂型设计等前沿议题。此次交流为参会师生提供了三氟甲基酮类抗炎药物研发的最新动态,更通过跨学科视角的碰撞,激发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精准治疗方案的创新思考。
